對於吸塵器,其實我的要求並不高。所以一直以來都用一台根本也忘記是誰送的飛利浦吸塵器,反正相安無事,也不會特別關心型號。不過隨著使用年份漸長,問題開始浮現。開始會有異味、久了卡髒污...等等,這些其實都沒有讓我太在意,本來東西用久就是這樣。
但最後讓我痛定思痛決定開始物色新吸塵器,還是因為個該死的集塵袋!集塵袋以前是個很方便的設計,可是用久了以後,發現集塵袋阻塞髒污的狀況越來越頻繁,更換集塵袋的頻率當然隨之增加。精算下來一個袋子也要不少錢!
如果為了省錢不買新的集塵袋,只把裡面的垃圾挖出來,卡在袋子上的髒污,不但影響吸力,也讓排出來的空氣跟著髒兮兮。這樣還不如拿掃把算了,至少不會吹出髒空氣。
在我仔細算了一算後,乾脆痛一次,花錢買台好的吸塵器,好用又持久,就跟我一樣...。恰巧這時和Dyson的巧遇,有幸的能夠體驗吸塵界中名聞遐邇的吸力(犀利)達人,所以,家裡出現了這一箱...
我體驗的是Dyson DC26吸塵器。我對Dyson的東西一直很有好感,功能先不講,沒有用過以前都不可靠,可是外型設計真的很不錯,雖然那個沒有葉片的電扇不太便宜,可是很漂亮;吸塵器也是,就是有一種機能美感,不賴。
而且,這東西不用換集塵袋!這真是(消音)的太好了!從打開、使用,我只覺得強大吸力,把我家地板上的異物吸的一乾二淨。很讓人高興沒錯,但是新東西,總是比較好用。可是當我吸了一些異物,可以從吸塵器裡面看到我清理多少髒東西,那成就感真是難以形容,凡走過不留下痕跡才是名副其實的吸塵器啊。
聽過Dyson這個品牌應該也知道James Dyson創辦人,James Dyson最大的願望是,自己的名字能成為除塵的代名詞,從自己對吸塵器的使用驗經驗發現,集塵紙袋容易阻塞袋上的氣孔,間接影響吸力,所以他五年時間, 做了5000多個失敗的模型後,研發出世界第一台不用集塵紙袋的吸塵器。
從1993年第一台DC01雙氣旋科技的吸塵器,在經過英國總部不斷研發與設計,精進到現在的多氣旋科技、吸力永不減弱的吸塵器。這個英國品牌不只受英國女王的愛戴,在英國家庭中,每三個就有一個擁有Dyson吸塵器,甚至也是美、澳、日、歐洲許國家的吸塵器第一品牌。
用過一次之後,Dyson吸塵器證明了自己的實力。方便、好用、乾淨,而且沒有後續耗材問題。我想耐用度應該也不需要擔心,Dyson的測試可是出了名的嚴格...。
Dyson DC26吸塵器除了接管外還配備很多吸頭
DysonDC26 motorhead complete(桃紅)配備吸頭最多,共5支吸頭
可拆式把手,可直接接上吸頭就可使用
把手上的按鈕可以直接開關與控制電動吸頭的強弱
伸縮自如的硬管設計可以隨意調整長短,
和主角吸頭碳纖維毛刷
碳纖維毛刷吸頭是毛髮的剋星,搭配圓球的渦輪設計,靈活度不錯!
黑色的就是碳纖維,紅色則是硬質毛刷
2種不同材質的毛刷可以分別吸進大小灰塵和粉末
碳纖維毛刷吸頭適合用來吸樓梯間轉角的灰塵顆粒
在網路上找到一支影片,比起他牌吸頭,Dyson的碳纖維毛刷更能清潔地板的細小粉末
因為家裡地板都是木頭的,所以特別加購木質地板吸頭,這是吸頭中寬度最長的一支(寬度寬真的比較省時),接頭可以180度旋轉。
黑色的軟質刷毛不會刮傷木頭地板,
而且前後排的刷毛有不同造型,前排呈現規購的凹凸巨齒形狀,清潔效果不錯
接下來是我個人認為最實用的床墊吸頭
椅子上的墊布拆下來後非常的髒
用床墊吸頭試試
卡在縫隙的屑屑來回多刷幾下也吸起來了
家裡的絨質沙發也適合用床墊吸頭
沙發底下就用彈性狹縫吸頭
二合一組合式吸頭的運用度也蠻廣的,小角落和邊緣都適合
吸塵器主體的部分,除了電源開關,左邊是電線收置按鈕
透明的集塵筒可以很清楚知道垃圾量
桃紅色的圓錐造型即是多圓錐氣旋設計,每個圓錐能產生15萬G的離心力,能將超過99%的灰塵甩出空氣外,灰塵直接向下落在集塵筒中。
我在我朋友家裡有用過類似長相不同品牌的東西,不得不說,Dyson價格的確貴了些,不過一分錢一分貨。光是用起來的吸塵力,就有天壤之別。我可不希望吸完地板以後,還可以踩到一些髒東西。也不想看到吸過去,還有一些有點重量的垃圾,還躺在地板上,跟我說嗨。
(垃圾寶寶說:「嗨」)
短時間使用,我對DC26頗為滿意,若是長年累月使用下來,也能夠吸力永不減弱就更值得讚許了。不要像一般便宜的集塵袋款式,經過時間的摧殘後,「犀利...不..吸力便再也回不去了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