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前些日子,天氣冷的有點不友善。有時候不禁聯想到電影2012的諸多場景。先是天氣急遽變化,地震、海嘯等天災頻傳,然後就是地球要裂開的時候了。 

其實地球爆炸裂開的話,也沒什麼好擔心的。因為一切都結束、休止,那還有什麼好擔心呢?

之前看過一個統計數字指出,家裡發生火災,多數人衝回房子,最想拯救的是什麼?沒錯,你可能猜對了,是相片。

家具燒成灰沒關係,錢再賺,再買就好。可是一張張照片,代表的可是一片片的歷史與回憶,承載著自己生命軌跡的酸甜苦辣。我想這是為什麼那麼多人甘願冒著生命危險衝回火場,只為了拿回幾張珍貴的相片。假如成了灰燼,就真的蒸發,就再也摸不著了。相片的重大意義不在話下。

我覺得,隨著數位影像的發達,要取得照片早是「易如反掌」的事情--手機拿出來,按一下就有了。這幅光景絕對不是小時候的我們可以想像的。照片取得可繁複的多,準備底片,拉出一小截,裝入相機底片匣,蓋上,按下快門喀嚓一下,拍滿36張,捲回底片,取出,送相館沖洗(講究的還可以自己洗),等個兩三天才能取件。

用相機將生活中的片段記錄下來,最終的產物:相片,無論是顯示在電腦的數位相片或是傳統底片沖洗的相片,記載的都是片刻的永恆。乍看似乎並沒有多大差別。可是實質上,卻是天差地遠。 

(以下的文字不是筆戰,單純是個人意見)

對我來說,使用底片相機得到的照片,在每個層面上幾乎都勝過數位相機(數位便利的多)。當中包含圖像的溫度與銀鹽顆粒的質感,讓成品就多了幾分藝術味。再來就是,底片拍好之後,送洗的過程,需要等個幾小時到幾天,等待的過程有一種期待,期待看到成品到底長怎樣,這不確定性反而讓等待的過程變得有趣。而對當初影像的記憶,經由時間沈澱後,會在腦中發酵。所以最後拿到照片時,記憶的瑣碎片段反而美好了一些。 

我知道,一定會有人說,「欸,人真是犯賤呀,數位相機不發達的時候,拼命地嫌棄傳統底片相機的不方便。現在又便利又發達,竟然開始懷念起過去的類比年代。 

我喜歡數位生活帶來的一切便利,可是同時我偶爾會停下腳步,回頭望,溫存一下舊時代的美好,感受底片相片的記憶重量。 

其實我一開始只是單純想談一下富士Fujifilm的底片相機。沒想到梗鋪這麼多XD。我想要好好讚揚(喝采)一下Fujifilm,在所有公司拼命研發功能更強大、畫素畫質更高的數位相機的潮流之中,仍不停地持續推出新的底片相機,至少過去五六年以來都是如此。 

20052月,富士發表了Natura Black F1.9. 由於F1.9的超大光圈規格,受到許多攝影人士愛好,甚至贏得月光機的美名(即便是光線不夠亮,也能夠拍得出清晰不手震的照片),加上24mm的廣角,用在街拍或是旅遊都相當方便。加上專業的Super EBC Fujinon鍍膜讓照片呈現非常獨特的發色。對我來說,就是一股日式的味道。

1.jpg  

Natura Black 跟 Natura S都是限量的產品,推出後沒多久就都停產了。之後又推出了Natura Classica, Klasse S和Klasse W Black,都是很棒的隨身底片機,網路上相關資料和照片不少。

2 (1).jpg  

3.jpg  

我以為富士應該會停下腳步了。結果在去年年中又發表了Natura Classica White.

4.jpg  

5.jpg  

6.jpg  

對於喜歡白色的人來說,這一台的外觀可以說是可愛到犯規的程度了。以往傳統底片相機都是以黑色或銀色為主,鮮少有純白色外觀的底片機,(話說Lomo LCA最近也推出了白色的機種),我想目的很單純,就是想拉攏一些年輕族群吧。

全球限量只有3000台。台灣可以在拍賣網站上面找到。

下面是之前用Natura Classica 拍的相片,稱不上什麼大作,這些相片讓我的回憶似乎立體了一些,也有了多一點的溫度。下次再多貼一些照片吧。

7.jpg  

8.jpg  

9.jpg  

我不知道底片機在數位潮流之下還能存活多久,不過那不是我們應該擔心的事情。就像地球會不會爆炸也不是我輩該去煩心的事情。日子還是要過,照片還是要拍,車子發動了,就上路吧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avo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